• 中关村翠湖科技园云中心
  • 中关村翠湖教育产业园
  • 世纪经贸大厦
  • 世纪科贸大厦
  • 原创天地
  • 中关村公馆
  • 合肥凤凰国际
  • 蚌埠凤凰国际
  • 南宁凤凰国际
  • 凤凰国际-三门峡科技城
  • 蚌埠凤凰书院
  • 天津北塘古镇
  • 燕西台
  • 北京北
资讯
  1. 首页
  2. 动态资讯
  3. 资讯详情

行业观察丨浅析高校物业服务

发布日期:2020.02.20 收藏

早在20世纪90年代,高校后勤就开始了社会化改革。2000年以来,政府主管部门多次发布文件,对高校后勤相关税收给予政策补贴,鼓励高校后勤走社会化发展道路。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激励下,高校物业服务逐步迈向了专业化、市场化道路,这将为物业服务企业提供了潜力巨大的市场。

 

随着20多年来的高校扩招,全国的高校也在不断扩建和新建,一些地方还形成了大学城。伴随高校数量和体量的不断扩大,后勤服务市场规模也呈逐年上升趋势。“2014年我国高校后勤市场规模约1568亿元,2015年我国高校后勤市场规模达1652亿元,预计到2021年,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大关”[1]。据2017年物业行业数据统计,学校物业服务已覆盖全国2500余所学校,约占全国高校总数的66.16%,物业服务企业已进人全国过半的高校后勤市场,服务面积近9亿平方米”[2]

 

在精细化分工的要求下,物业作为进入校园的三方企业,不仅仅只是业务的承接,同时通过职业化的团队、专业化的管理、品牌化的信誉,给高校带来现代化的管理机制和优胜劣汰的选择权,这就是国家倡导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价值和意义。那么,物业公司如果开展高校的物业服务,应该具备哪些能力,笔者简单做了一些思考。

 

01目标定位:校园安全与优质服务

 

物业服务的真正目的就是不断提升物业服务质量,确保客户的满意度,同时为用户打造舒心的服务。高校物业服务更是应该如此,其目标定位即为学校提供安全的校园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管理。

 

高校物业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高层次、高学历的教师和大学生。随着学校扩招,一个普通高校的学生数量基本与中等城镇一样多,而且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、不同的民族、甚至不同的国家,有着不同的习俗和信仰,这样的学校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社会。但学校还不同于社会,服务的对象有很大的流动性,每年都有新生入学、老生毕业。学校还有寒暑假,不同时期的在校生的人数也不固定,进一步增加了高校的管理难度。

 

要想提升高校物业的服务质量,需要摸清服务的具体对象,把握变化特点,建立完善物业服务标体系,加强对物业服务的认识,规范服务内容。加强校园物业人员培训,建立专业管理队伍,并且要把市场化管理与自主管理相结合,配套完善的考核标准,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保证高校物业服务质量的提升。

 

02分类服务:校园的综合管理能力

 

现代高校是一个综合性的建筑群,配套建筑多、在校人数多、占地面积大,所以高校物业服务系统是复杂的,服务难度大。学校主要是教学的场所,有教学楼、图书馆等有关教学的建筑供教师学生教学使用;还有学生宿舍、教工公寓等区域供生活居住;食堂、体育馆、实验室等特殊性建筑,配套的商业、服务场所等,每一座建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,有其固定的服务对象,具备完全不同的功能。所以,物业在管理时,对不同的校园配套都应该有不同的管理要求,这就需要精细化的分类服务。

 

为了保证高校物业的分类服务质量,必须根据其特点与要求,制定相应的标准。标准要覆盖全部领域如安防管理、设备管理、环境管理等不同方面。在制定标准时,不仅要参考现行的行业相关管理标准,还应当从实际出发,从师生的视角去发现需求,做到有侧重和针对性。

 

03以人为本:为师生服务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

 

高校是培养国家栋梁的地方,为高校提供物业服务,需要广大工作人员具有使命感和奉献精神。怀有一颗爱心是赢得广大师生信任的前提,也是开展一切服务的根基。被港大授予名誉院士的袁苏妹,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保洁员,但是她44年如一日用心、用情为学生做饭、扫地,深深地感动了学生,不仅成了港大的三宝,还被写入港大校歌。物业服务者如果能够做到全身心奉献于国家教育事业、把学生当成家人一样关心照顾,也一定会赢得学校的尊重和爱戴。

 

细节决定成败。物业要更多考虑到怎样应对高校师生对于高质量学习生活的需求,通过专业服务给大家提供更好的品质服务。高校师生全天候都埋头在学习、科研之中,物业面对他们需要换位思考,充分考虑教育、学习的需求。例如大学图书馆一般在晚自习以后闭馆,但如果在接近期末考试,闭馆时间就可以延长,以保证满足学生复习学习的需求。一些突发的情况或临时的事务,都需要物业人员怀有爱心、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去完成。

 

04智慧校园:提升物业信息化科技水平

 

打造智慧校园是现在高校发展的大趋势,智慧校园建设将对学校后勤管理,包括物业服务等各方面带来挑战和变革。其实智慧校园和物业服务相辅相成。智慧校园建设依托于物业扎实的基础服务,让师生享受到互联网带来便利的同时,对基础服务更加满意。物业服务则需要插上智慧的翅膀,让服务更方便、更快捷、更有价值。

 

智慧校园可以建立实时动态和及时互动的大物业服务系统,实现全程动态跟踪和管理。基于新媒体和大数据的理念,通过数据分析为师生提供更为精确的服务、更为科学的能耗使用、更为安全的校园环境。减少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重复劳动,借助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效率,提升服务品质。

 

智慧服务可以体现在校园的很多方面。例如利用智能手段提高食堂排队的效率,结合就餐者身体健康状态提供科学配餐建议,使用人脸识别智慧门禁等技术,保证校园安全等。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,推动校园服务的高质量发展,最后达到共同的育人目标,这需要物业服务企业不断接纳新技术,通过引进高科技,物业服务企业实现一举两得。

 

结语

 

找准定位、分类管理、以人为本,是高校物业服务的突出特点,数字化、信息化、智能化则是校园物业的发展趋势。随着移动互联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,物业服务行业将进一步加强与新技术的融合发展,不断优化服务流程及服务质量,最终达至高校物业服务的信息化与智慧化。

 


我要评论
暂无相关数据